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
“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”已于12月19日上午在深圳市中心公园D区开幕,15件雕塑作品出现在深圳中心公园D区的各个角落,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30日,这期间大家可免费到场参观。
作为立足于深圳本土公共空间的艺术尝试,“深圳公共雕塑展”是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办,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(深圳雕塑院)承办,这一展览活动发端于2013年。一年前,“质变——深圳2013公共雕塑作品展”在市民中心举行,风格多样、尺度巨大的12件雕塑作品骤然出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。
本届“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”是由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担任策展人,并邀请到国内外16位艺术家参与其中,这16位艺术家来自于雕塑、设计、建筑、人类学、新媒体艺术等不同领域。孙振华表示,这次展览主要是以以“跨界”和“本土”为主,互动性很强,与环境结合非常紧密,其中部分作品将作为公园景观,永久陈列在公园中。
与上届相比,本届在雕塑的公共性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与探讨,有了很多与此前展览不同的特点。比如:本届展览的作品不同于普通高大上的纪念性雕塑,此届的雕塑大大突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,它们利用各种材料、各种手段,包括装置与新媒体,创作了一批与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。另外,在创作方式上,本届雕塑展要求参展者立足展览空间进行思考、创作,这使得“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”的作品在对“公共性”的探索上更进了一步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”在研讨方式上也独出新裁。开幕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不是选在严肃的会议室里,而是搬到了人流如织的中心书城大台阶。研讨方式也从单纯地邀请专家进行讨论,变成了从艺术家自述、专家点评,到观众提问和讨论。展览期间,主办方还发起了全国首个艺术批评工作坊,邀请了批评家鲁虹、杨小彦和冯原,并鼓励市民参与研讨,发表意见,然后选择一件作品进行艺术批评写作,其中优秀的论文将收入展览画册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