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雕塑的常见种类

    雕塑,又称雕刻,是指运用一定的材料和手段,创造出一种立体形象的艺术,是一种造型艺术。雕塑历史悠久,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中国发展传统雕塑有着宽厚深沉、智慧灵性、自然质朴和丰富学生多元的表现主要形式,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文化遗产中绚烂的瑰宝。
    纵观中国雕塑史,从先秦到晚清,再到近代,雕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贯穿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。中国传统雕塑,根据其社会功能,可分为宗教雕塑、明器雕塑、陵墓雕塑、纪念雕塑、建筑装饰雕塑、工艺雕塑六大类。
    一、宗教雕塑
    宗教雕塑是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的产物。
    中国的宗教雕塑制作主要是佛教雕塑。起初,它们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的外来艺术,后来逐渐与中国的审美风格融合,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。佛教在隋唐达到了一个全盛,建寺造像之风已经遍及中国全国,主要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在石窟和摩崖石刻上,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其中敦煌莫高窟。
    二、明器雕塑
    明器又称“冥器”、“盟器”,是古代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。
    明器雕塑表现了古代人对死去的神仙的尊敬和怀念,用特殊的器物埋葬残酷的活人,也是历史进步和文明进步的体现。俑是明器雕塑中最重要主要的内容,明器陶俑到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普遍。最出名的就是兵马俑。

 

佛山三水滨江雕塑.jpg


    三、陵墓雕塑
    陵墓雕塑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陵墓外由石雕人和动物组成的礼仪雕塑和装饰雕塑,称为“石像”或石翁仲,另一类是陵墓建筑和构件的装饰雕塑,如陵墓、汉表、大殿、陵墓、门等。
    四、纪念性雕塑
    纪念雕塑是指纪念历史人物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。但随着朝代更迭和历史的流逝,大部分古代纪念性雕塑已经被抹去,只能通过历史记录来证实。

 

金田起义人物石浮雕.jpg


    五、建筑装饰雕塑
    建筑装饰雕塑包括石狮、中国表等古建筑前的雕塑作为建筑配件,以及装饰建筑的零部件如墙壁、门窗、斗拱等的雕塑。但中国作为古代多为木结构建筑,难以通过长时间保存完好,因此我国现存的古代历史建筑设计装饰雕塑多为明清时期的。
    六、工艺性雕塑
    工艺美术雕塑是指以雕塑、陶器、青铜器、餐具、酒器等形式制作或装饰的实物,如小玉雕、象牙雕、木雕、骨雕等。